1
1
1
1
1
那是2021年大雪节气后的第二天,广州的天气似乎没有因为“大雪”的来临而有丝毫的寒意。艳阳高照,微风拂面,空气中夹带着一丝深秋干燥的气息。
第一次非周末来到大吉沙岛,带着些许期待,不知道今天的小岛是否会给我带来惊喜呢。来到乌涌码头,坐渡轮的基本是往来大吉沙岛与黄埔港的当地居民, 他们各自忙碌着,无暇顾及我这个“外来”人口。 上岛后,与往日游客络绎不绝的热闹相比,工作日的小岛多了一份宁静 。风雨长廊上的小黄狗依旧休闲地趴着晒太阳,小食店的门口坐着几位长者在闲话家常, 大叔骑着电动车在我身边匆匆而过,偶然还碰到绕岛跑步的小伙子。 恰好偶遇一大早就上岛的蜗牛老师,我们结伴往都市锦田方向走去。眺望远处的滩涂,平日常见的白鹭、矶鹬、林鹬不见踪影,鸟儿仿佛也躲起来享受着这难 得的安谧。稻田的水稻已基本收割完毕,只留下光秃秃的一大片黄土地在寂静地躺着。收割机停靠在田埂边,平时喜欢追着收割机“尾巴”吃稻粒的成群乌鸫 不知道去哪儿了! 大吉沙的天空总能吸引我,很高很宽,一片湛蓝。今天天气一般,有那么一点灰霾。很奇怪,平时喜欢低飞展示它们非凡舞姿的家燕、金腰燕,小白腰雨燕也 找不着了!在稻田边走了一圈,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,相当惬意但难免有点儿失望,除了一些常见鸟种外,并没有什么惊喜,看来今天不是来大吉沙的好日子。 正是纳闷的时候,眼前二道蓝光闪过。哟,那是两只翠鸟大哥。只见它们相视而站,直立在田埂的水管上,一身金属浅蓝绿色的“上衣”在阳光下十分耀眼。 好近呀,我往它们再走近了一步,它们似乎也十分友好,不畏惧我的靠近。身边的蜗牛老师马上拿起相机,“咔嚓”一声,“数毛”版的翠鸟图收入囊中。
在大吉沙能遇见棕背伯劳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,和翠鸟道别后没走几米,就看到一只胖墩墩的棕背伯劳躲
在不到10米外的矮小的枝头上,它那身黄色腹羽被微风吹得顺溜顺溜的,好想过去摸一下。伯劳的站姿总是
那么笔直,似乎在彰显着它是大吉沙岛“岛主”的英姿。我说: “伯劳在树枝上”。“嗯”,蜗牛老师就吱了
一声,显然这样的“菜鸟”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。
我们继续往前走,转到田埂里面。遇到一位躲在迷彩观鸟帐篷里的鸟友,他在专心地拍摄水塘里的黑水鸡和白鹭,
并没有注意到我们,这就是鸟儿的魔力,能让你陶醉其中而忘记身边的一切。
大吉沙岛上有不少的荔枝树、龙眼树,它们都是鸟儿喜欢停靠的地方。我们走到几棵荔枝树下,突然听到的choo -choo-chee-chee的叫声,清脆悦耳。“是柳莺” 蜗牛老师说,“来看看,是黄眉还是黄腰”。小柳莺在两棵 荔枝树上来回跳跃,十分好动,但还是让我看清了它们的 “两道白色翼斑”和“西瓜头”。 就这样边走边看,我们大概记录了30多种常见鸟。这时,路过一片稻田还没有收割,蜗牛老师当然是念叨着要找 禾花雀,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成群的斑文鸟。不过他还是习惯性地说:“成群的斑文鸟也要看看里面有没有混群 的家伙哟”。好吧,我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。噢,果然看到一群斑文鸟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“仔”。它头白色, 红褐色上身,在斑文鸟群里特别显眼。“你看到了没有,有一只不一样的,是白头文鸟,我没有看错吧!”,蜗 牛老师兴奋地说道。
只见它在摇曳的水稻秆上停留了十几秒,一瞬间,随着斑文鸟群起飞,飞到稻田另一边的荔枝树那头,
再也不见踪影了。哈,原来今天还可以加新啊,我赶紧拿出手机记录,却发现观鸟记录中心上并没有大
吉沙岛白头文鸟的记录。再搜查一下懂鸟,获得白头文鸟信息如下图:
白头文鸟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岛,太平洋诸岛屿。马来西亚,印尼苏门答腊岛,
爪哇岛和越南南部。在广东地区并没有白头文鸟分布。这就很奇怪了,我们刚才亲眼看到的白头文鸟到
底是从哪里来?又要往哪里去呢?我这菜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,而它那一抹红褐色身影依旧清晰烙印在
我的脑海里。回到家,我翻查了一下网络,关于白头文鸟的图文记录确实不多,基本是在马来西亚记录
的,中国境内是2010年12月在香港记录了白头文鸟。
然而,在搜索网络信息的时候,却意外让我找到了有关人工白头文鸟的饲养与售卖的信息。
那今天我们在大吉沙岛看到的白头文鸟是从马来西亚飞来的吗?还是从香港飞来的呢?它有那么强大的
飞行能力吗?它是迷路路过找吃的吗?还是找到了心爱的斑文鸟决定留下来的崽呢?又或许,它仅仅是
一只笼中逃逸的小可爱呢?答案不得而知。
对于我,我更愿意选择相信它就是远道从马来西亚而来,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生灵。这就是观鸟最有趣 的地方之一,你不会知道下一秒,下一个转弯,你会和谁不期而遇,它会给你带来什么的经历与故事。 这美好的邂逅,有趣的时光,难忘的回忆,值得我们慢慢回味。这也许是很多观鸟爱好者的心声,带 着期盼,我们等待自然给予的惊喜与新的发现,其乐无穷。 结束这次大吉沙岛之行,下一站,我将会遇见谁呢?
作者 | 海德薇
本文转自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公众号